谁要说看不懂《信条》 很丢人 是真的吗?(组图)

过去几天,互联网上一场自发的大型解谜游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。

而游戏唯一的任务就是——观看诺兰新上映的电影《信条》。

这位热衷于烧脑叙事的导演,每次新片上映都会在各大影评平台上掀起一股“大脑被烧成爆炒脑花”的哀叹。

而一部让绝大多数人都摸不着头脑的《信条》,更是让每个人的朋友圈都成为了100种迷惑表情大赏。

阅片量极大的硬科幻爱好者,试图从导演的设定出发,在头脑中建立完整自洽的世界观;

而一些逻辑严谨的“强迫症患者”,则开始认真分析片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的行动轨迹;

虽然结果可能是……

当然更多的人在看完电影的反应则是——我为什么要浪费下班后宝贵的两个小时,来看这部不仅没看懂,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懂的电影?

甚至会像秦昊一样产生自我怀疑:如果我承认我没看明白,会不会显得智商很低?

但其实也不必如此担心。

毕竟每次一部打着“烧脑”旗号的电影上映,本质上都是一次大型互联网智商测试项目。

走进影院的观众们明显也很清楚这点。

据某位不具名的烧脑电影爱好者反馈,观影时坐在自己左边的一对情侣,就花了3小时玩命儿地学习热力学第二定律;

而根据他们打情骂俏时传过来的只言片语也可以判断,6年前观看《星际穿越》的时候,他们同样恶补过黑洞与四维空间相关知识。

至于为什么这位爱好者能对人家情侣的每一个行踪都了如指掌——

“我一直在试图听清身边人说的每一个字,因为我自己实在是看不懂这个电影是在讲什么。”

说来也奇怪,很多人平时听到学术词汇就头疼。

但一旦听说最近又有了新的烧脑电影上映,就会迅速化身学霸。

甚至会对“熵增和熵减”“黑洞视界”“单电子宇宙”“光子逆行”等关键词汇进行快速搜索。

你简直都想不通这到底是去电影院看电影,还是赶着去上一节半个月没复习的物理网课。

搜索影片关键词只是观影准备的第一步,如果有更丰富的时间能提前重温两部电影史上著名的“烧脑神作”,那就更好了。

或者干脆先看上十几篇影评和赏析,美其名曰“预热一下脑子”。

而假如你问他剧情都知道了大概,看电影还有什么乐趣,得到的回答多半是——

“在烧脑电影的领域里,剧透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,阅读影评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懂电影。”

这境界,已经达到了高屋建瓴的水准。

相比之下,下面这类观众就明显务实了很多。

观影之前做了万全的准备,包括但不限于睡足12小时,带了咖啡、绿豆糕、清凉油,还穿上长袖长裙抵御冷气。

所有的措施都为了一个目的:防止自己在中途不小心睡过去。

不过话说回来,面对任何一部标榜自己“很难理解”的电影,无论是资深烧脑电影爱好者,还是凑热闹的普通观众,都很难不摆出严阵以待的架势。

尽管葛优大爷早就已经告诉我们“在电影中追求高雅是不可能的”,但人们总是难以避免一种证明自己的冲动。

甚至单单只看这些极其具有仪式感的观影准备,就基本可以断定,很多人并不是对电影本身有多大的兴趣。

而是纯粹想检验一下,自己的智商在全人类的范畴中究竟处于什么水平。

在这种心态支配下,连电影院里都多了几丝高考考场的紧张气氛。

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是,如果你在电影开场只有10分钟时还对基本设定一无所知,心中都会不由自主地涌上不安。

然而还没等你反应过来,电影开场了。

在黑暗中,旁边的女孩紧锁起眉头,一边看一边在手机备忘录上记录关键信息;

前排的格子衬衫男则正在把手机屏幕调到最暗,然后偷偷打开豆瓣,在搜索栏里输入片名;

而就在1分钟之前,你还听到他跟同伴拍着胸脯说:“这个导演的电影我就没有看不懂的!”

这时你突然发现,自己在剧情理解上居然没有遇到任何的问题。

你为自己感到骄傲,甚至油然而生出了一种明明没复习但还是考了全班第一的快乐。

直到5分钟后剧中人物突然开始介绍起世界观——你就突然什么都不懂了。

然后接下来的1个半小时,你的大脑都处在“这是哪个时间线上的主角”“为什么突然跳回了上一个场景”“我为什么还坐在这儿”“看完电影去吃点什么”的状态下,不断轮回往复。

甚至开始怀疑,是不是因为迟到错过了开头5分钟,才会整场都处在一种困到不行的状态之中。

有网友形容,这就好像是再一次回到了高中数学课堂。

老师站在讲台上说,最后一道大题虽然难,但是我给大家讲完,只要听懂,高考分数能上140分。

你也抖擞了精神打开了笔记本,结果老师讲到第二步就已经听不懂了。

更可怕的是在整个过程中,你会无数次觉得自己弄明白了。

但是不断会有新的情节和细节告诉你——不,你只是理解错了。

与“被烂片逼到中途离开”的情况不同,大多数人即使整部电影下来连主角是谁都分不清楚,也会坚持在电影院里一直坐到散场。

甚至连厕所也不敢上,就生怕错过了什么关键性细节影响了自己对于全局的掌控。

只可惜并没有什么用——即使膀胱憋到快要爆炸,仍然是昂首挺胸地进场,一头雾水地出来。

仔细一想,这满头的“雾水”可能是为了浇灭影片在自己大脑上烧的那团火吧。

编辑部一位多次试图与诺兰达成灵魂共振的同事,已经在屡战屡败中为自己找到了合理的借口:

“致命魔术是初中物理,盗梦空间是高中物理,信条是大学物理。难怪我看不懂,高二以后我就没再碰物理了。”

我们甚至有理由怀疑,一切烧脑片的导演都是外星人的间谍,专门用拍电影的方式吸取观众的逻辑思维能力。

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有人看完《盗梦空间》后,脑海中剩下的只有那个不会停下的陀螺;

而看了《信条》后,唯一能无障碍理解的则是男一与男二之间穿越时空的兄弟情深。

甚至能硬生生从一部科幻大片中看出《想见你》的效果:

“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,但是这种时间钳型运动正如一把爱情的钳子钳住我的心。”

其实很多非推理爱好者很难理解“烧脑片”的存在,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电影本质上还是一项业余消遣的运动。

但也有一些人,是真心实意地来电影院感受解谜游戏的快乐。

因此我们总能在电影院看到这样一种观众,明明看上去平平无奇,举手投足间却带着“我不是在看电影,而是要用这两小时破解哥德巴赫猜想”的气势。

我知道这不是哥德巴赫。

有些人甚至会产生莫名其妙的神圣感和使命感。

Vista迪丽热巴就曾经被朋友强行拉去看一部当时很受欢迎的烧脑片,结果在电影院刚吃下第一根薯条就遭到了同伴的严厉批评:

“看这个片子怎么能吃东西呢?这是对艺术的亵渎!”

或许对于那些没有理由的烧脑片导演粉丝来说,秀优越感是比较容易的。

“诺兰怎么可能拍烂片呢?如果看不懂,那一定是观众的问题。”

然而对于真正的解题爱好者来说,把电影完整地看完一遍只能算是入门级别。

影片二刷起跳、文字解析二十页、视频解析一小时,还要用英文原版和字幕翻译做笔记学习……

有时候还要亲身体验电影中的奇特理论;

“看完信条,电影院里每个男人都是倒退着出来的。”(误)

也不知道对于他们进一步理解内涵有多大帮助。

当人们抱怨网上影评“写的比电影还难懂”时,烧脑片爱好者们却只会嫌弃剧情分析中的信息量还不够多。

有时候你都会诧异,是什么支持着他们动辄就写出几万字的剧情分析。

不仅自己研究的起劲,甚至还要热心地分享给对这个片子毫不关心的人。

听朋友讲完一部烧脑片剧情的我。

有个平时只看爆米花电影的朋友就曾经抱怨,中午吃饭时同桌的大哥一直滔滔不绝地跟他分析《信条》的故事线。

那个严肃而神秘的样子,像极了跟病人介绍病情的医生。仿佛你不认真听他说完,下一秒就会倒地身亡。

而他自己则全程都在忍着想白眼的冲动:“那么爱讲解,怎么不去博物馆应聘讲解员啊!”

我们必须承认,向别人解读剧情的首要动力是来自于分享的快乐。

但就像很多人朋友圈里那句云淡风轻的“我不懂为什么有人看不懂这个电影”,你也不能否定那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。

对方不说话就代表不明白,只聊情节不谈世界观就是没看懂;

这就类似大家考完试在对答案——当发现自己比别人多做对一道题时,谁又能不偷着乐呢?

普通观众会吐槽烧脑片爱好者“故作深沉”,反过来又会被对方嫌弃“不求甚解”。

正因如此,如今“爱不爱看烧脑片”已经像“吃不吃辣”“睡觉打不打呼噜”一样,成为了阻碍情侣感情的重要因素。

我们看多了这样的故事:约会时结伴去看了一部烧脑片,一个看的热血沸腾,一个睡得比谁都香。

有人被迫听男/女朋友滔滔不绝分析剧情到12点,自己恨不得在脑门上纹四个字“下次不看”;

也有人抱怨自己的另一半“看了个寂寞”,2个小时连人物关系都没搞清楚。

我们只能去猜想,或许单纯把电影当成消遣方式的人,与那些痴迷于在导演设置的迷宫中完成解谜游戏的人,原本就无法互相理解。

对电影的审美当然是件私人的事情,也无需强求彼此达成共识;

不过考虑到电影已经成为重要社交谈资,至少“选择一个合适观影同伴”,应该成为当代青年人所具备的基本素养。

只是有时候,即使同为烧脑片十级学者,也难保不会因为对剧情的理解不同而反目成仇。

正像一位网友特地约了同样爱好烧脑片的朋友,结果两个人为了证明到底是谁没看懂追车戏吵了一个多小时。

或许可以说,只要依然对烧脑片拥有解读和表达的欲望,争论就永远不会停止。

只有两个人都彻底放下“看懂”这件事情,才能真正达成精神上的和谐。

当走出电影院时,他们将会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同样略带迷茫,但又不乏平静的感慨——

“我觉得我是个傻子。”

“我觉得我也是。”


相关报道:《信条》男主回到过去后,其实一秒也活不下来?

>最近,著名导演克里斯托弗·诺兰的电影《信条》上映以后,引发了很多关于时间本质的讨论。诺兰的“时间三部曲”一脉相承,其中《盗梦空间》里时间尺度的变换在广义相对论中很常见,估计是用到了广义相对论的思想。《星际穿越》对黑洞附近的时间变慢的处理符合现代科学。(估计是因为请了科学顾问基普·索恩的缘故)

而在《信条》中,诺兰则玩了一把时间逆流的概念。

在此之前的科幻电影中,通过时间旅行回到过去的设定也时有出现,比如根据卡尔·萨根小说改编的《接触》就可谓是这类电影的鼻祖。在这类电影中,时间逆流的工具往往是虫洞。

事实上,通过虫洞回到过去在理论上是可行的。根据广义相对论,存在一些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严格解,这些严格解就是所谓的虫洞,虫洞的出现也使得在时空中可以存在封闭的类时曲线,也就相当于回到了过去。但虫洞出现的条件很苛刻,一般需要负的能量密度,这种负的能量密度只能通过量子效应才能获得,因此在现实世界中不容易得到。所以,用虫洞来回到过去也近似于一个科幻概念。

而在最新电影《信条》中,诺兰使用的是另一个概念——熵。这部电影的基础设定是,熵增加的方向与时间的方向是相同的。从物理学角度,这样的时间逆流有可能实现吗?现在,让我们来仔细捋一捋这背后的一些物理知识吧。

什么是时间?

时间是一个抽象而神秘的概念。进入20世纪之前,有一些物理学家认为,时间有它的前进方向,这个方向与熵增加的方向在局部是一致的。这是在克劳修斯等人建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后,科学界开始兴起的一股思潮。当然,这个思潮本身是有缺陷的,因为这里谈论的时间方向与熵增加的方向一致,却没有很清晰地说明“时间”到底是什么。

当时,因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没有诞生,所以大家心目中的时间类似于“北京时间”,是一种公共时间。也就是说,大家认为,纽约与巴黎的时间是一样的,是可以统一的;火车上的人时间流逝的快慢,与飞机上的人时间流逝的快慢也是一样的。而且,以上不同地点不同人物的时间方向是相同的。

随着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,我们对时间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:不同的地点因为引力场强度不一样,时间流逝快慢是不同的;不同的人物因为速度不一样,其时间流逝的快慢与方向也是不同的。

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,20世纪之前用熵增方向来刻画时间箭头,没有相对论的修正,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概念。

同时必须指出,并不是所有系统的熵都是单向增加的,有大量自组织的系统,其熵是减少的。比如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,这一过程的熵就不一定是增加的。1944年,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薛定谔在《生命是什么》中直接引入"负熵"这个特殊的概念,他认为生命系统一方面存在熵增,另一方面,又不断从环境中获得负熵——比如我们人类要吃蔬菜,就是为了获得相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负熵的物质,从而保持我们人类本身的低熵状态——当然,人类排泄的粪便则是高熵的。

通过熵减实现时间倒流?

熵是一个统计物理学上的概念,它的本质由玻尔兹曼墓碑上的那个公式S=KlnW刻画。其中W是系统所对应的微观状态数目。比如有三个人站成一排拍照,从熵的观点来看,则存在一个的“微观状态”问题:站在C位的人有三种可能,站在两边的人也有多种可能,这样一共有6种(也就是3的阶乘)可能,对应的就是微观状态数w,所以从这里就可以计算出这张照片的熵来。

一般情况下,对于一个封闭的热力学系统,其熵总是趋向于增加。所以,有人把这件事解读成了时间箭头。但是,熵增加的方向等价于时间箭头,这只是一种类似于数学上的映射,这个映射是不是真实的物理规律,还需要进一步论证。

那么,用熵减来实现时间逆流有没有可能呢?

我们家里的空调,就是将高熵状态转变成了低熵状态。(当然,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)因此如果我们认为,从高熵状态到低熵状态对应的就是时间逆流,那么空调也是一种可以让时间逆流的“时间机器”。但很明显,空调不能帮我们穿越到清朝去与慈禧太后见面。据此,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:一个能从高熵状态局部产生低熵状态的机器,不一定能引起时间倒流。要想穿越时空,还需要了解更进一步的物理考察。

引力与熵的关系

在《信条》这部电影中,我们可以看到克蕾曼丝·波西所饰演的女科学家劳拉向当时还不了解“时空逆转”的男主人公解释“逆向子弹”的工作原理。这个逆向子弹可以看成是其本身的时间是逆流的物体——注意,这个子弹周围环境的时间箭头都是指向未来的,只有子弹本身的时间箭头是指向过去的。

指向未来与指向过去,这是相对论中的说法,我们需要用到光锥。在平坦时空每一个时空点,都有上下两个光锥:上方的光锥内的世界线的切矢量(也就是时间箭头)都是指向未来的,下方的光锥则是指向过去的。

有引力存在时,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,时空不再平坦,这时光锥的结构会有扭曲变形,过去与未来的区别也会变得复杂。比如在哥德尔时空中,光锥会被时空旋转慢慢倾斜,最后倒转过来,这时的世界线可以是一条闭合的类时曲线——也就是说,哥德尔时空中存在可以回到过去的人。

所以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说,要想回到过去,最好是让引力帮忙,因为引力可以扭曲时空。而完全依靠熵减来回到过去,则显得很不科学。在《星际穿越》中,诺兰已经拍摄过依靠引力回到过去的场景,这是科学的。

不过,也有物理学家提出了将熵与引力联系起来的新设想。2010年,E. Verlinde提出了“熵力”,用熵增加的方向来解释引力的方向(引力只有一个方向,那就是吸引,万有引力不会相互排斥)。Verlinde认为,两个物体之间存在一个假想的表面,当这两物体的距离变化时,物体表面上的熵也会改变。而系统总是趋于增加,于是引力也就体现出来了。当然在这一理论中,引力不是一个基本的相互作用。所以,如果诺兰想把《信条》的物理逻辑弄得更清晰,他也许应该请 Verlinde当科学顾问。

沿着时间逆流等于反物质?

如果我们考虑量子力学,从《信条》那扇旋转门中出来的人是逆着时间运动的,那么这位“逆时者”本质上是由反物质组成的。

而组成反物质人(逆时者)的反粒子不但有正电子,也有反质子。要把这些反粒子组成一个生命体,理论上是可能的。但问题是,这样的逆时者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是怎样的?

正电子是由量子力学宗师狄拉克在很年轻的时候就预言的,这种粒子具有正的能量,但电荷与普通电子相反。过了若干年,另一位大物理学家费曼用“费曼图”来计算光子与电子的相互作用,他把正电子解释为逆着时间运动的电子,这一解释也得到了科学界的承认。于是,在一般意义下(因为考虑的是狭义相对论,所以时空被认为是平坦的),逆着时间运动的粒子就是反粒子。

当逆时者体内的正电子与现实环境中的电子碰上,会湮灭,变成光;而逆时者的体内的反质子与现实中的正质子撞上,就如同大型强子对撞机,产生多种粒子。

显然,对于这样的逆时者而言,在现实世界中存活是不现实的。无论是环境中的电子还是空气,都会轰击人体的反粒子,并发出巨大的能量,导致逆时者死于爆炸。

电影中显然考虑了这个问题。从旋转门时间机器出来人需要穿防护服(不能与过去的自己接触,因为会发生正反物质湮灭)。当然,电影做了一定的科学让步:当反物质人与其他人或者物体接触时,只需要戴面具就可以,不需要担心正反物质湮灭。

总体而言,既然已经有了反物质,就不需要再引进熵减的概念,因为这样反而会引起逻辑上的混乱。

因此,从目前的物理理论来看,逆着时间运动是完全有可能的,但对熵概念的滥用则需要警惕。熵增与时间的关系,已经是较为陈旧的物理学,也许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会给我们更多的启迪。

推荐阅读